鹿茸的配伍应用-方剂制剂

来源:未知 作者:生活养生

和合宣忌

1.麻勃为之使。(《本草经集注>)

2.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冒火炽盛,肺有热,外感热病者忌服。

配伍应用

1.配山药,山药、味甘、性平,具有滋肾涩精,平补阴阳之功;鹿茸,味甘。性温补肾阳,益精血,强督脉。为壮阳起萎,补精填髓的要药,山药、即能补气,又能益阴,补而不燥,与鹿茸相伍,则补肾助阳,生精益血强筋健骨之功更佳。故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萎早泄,宫冷不孕,遗精滑精等症常相须为用。

2.配甘松,甘松,味辛、甘,性温而不热,甘而不滞,香而不燥,辛香行散,善开脾郁,为理气止痛,醒脾健胃之佳品。鹿茸温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甘松偏与散,鹿角偏于守,二药伍用,一散一守、相互制药。相互为用,共奏理气开郁,健脑益智,安心神,疗失眠之功。

方剂制剂

1.茸附汤(《世医得救方>):鹿茸、附子、生姜。主治精血俱虚,营卫耗损,潮热自汗,怔忡惊悸,肢体倦乏,一切虚弱之症。

2.鹿附汤(《温病条辨>):鹿茸、附子、草果、菟丝子、茯苓。主治温久不治,伏足少阴,舌白身痛,足附浮肿。

3.鹿茸四斤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肉苁蓉天麻、鹿茸、菟丝子、熟地黄、牛膝、杜仲、木瓜干。主治肝肾虚热淫於内,致筋骨痿弱,不自胜持,起居须人,足不胜地,惊恐战掉。潮热时作,饮食无味,不生力气,诸虚不足。

4.鹿茸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鹿茸、黄芪当归、白茯苓、苁蓉、杜仲、人参、白芍肉桂石斛、附子、五味子、半夏白术甘草、熟干地黄。主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产后血气伤一切虚损。

鹿茸

鹿茸

相关内容: 鹿茸 中药养生
『 猜你喜欢 』
  • 鹿茸片泡酒-补阳驱寒

    可将鹿茸切片服用,用于神经衰弱、体虚怕冷、劳伤虚损、补气养血,还可增强性功能。鹿茸片可口服,每次3~5片(每片0.2克),一日两次。或者泡酒饮用。食用时间并无严格的要求,通常以空腹

  • 桂皮的功效与作用

    桂皮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桂皮香料什么味道。功效与作用 1、治疗寒性腹痛、腰腿痛 做法:将桂皮、丁香分别研成粉,按1: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装入沙布袋中,敷在受寒引起疼痛的部位,保持

  • 五倍子的配伍应用及方剂

    用法用量 内服:1.56克,研末,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 熏洗,研末撒或调敷。 和合宜忌 本品酸涩收敛,凡外感风寒或肺有实热之咳嗽及积滞未清之泻痢忌用。 配伍应用 1.配五味子,

  • 天门冬的用法与各家学说-方剂制剂

    内容导读:1.《本草正言》:“天门冬、润燥滋阴,降火清肺之药也,统理肾火燥为病,如肺热叶焦,发为痿痈,吐血咳嗽,烦渴传为肾消,肾骨蒸热劳诸证,在所必需者也。前人有谓除偏痹强

  • 蕤仁的用法及各家学说

    内容导读: 1.百点膏(《兰室秘藏》)蕤仁,归身,甘草,防风,黄连。上药锉如麻豆大,蕤仁别研如泥,同熬,滴在水中不散,入去沫蜜少许,再熬少时为度,令病人心静点之,至目中微痛

  • 钩藤的用法及各家学说

    内容导读:1.钩藤汤(《幼科指掌》) 钩藤、枳壳、延胡各1.5,甘草0.9。水半盅、煎二分服。主治小儿盘肠内钓,啼哭而手足撒,或弯身如虾者。 2延龄散(《圣惠方》) 钩藤30克,硝石15克,

  • 枇杷叶的各种方剂制剂

    内容导读: 1.枇杷叶丸(《外科正宗》) 枇杷叶(去毛刺)八两,黄芩(酒炒)四两,甘草一两,天花粉四两。为末,新安酒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一钱五分,食后并临睡前白汤或茶汤送下。

  • 金石饮-预防妇科疾病、带下病、男子前列腺炎

    金石饮 【原料】金钱草20克、石韦10克。 【用法】煮水不拘时饮用。 【功效】预防肝火下注导致的妇科 疾病 ,泌尿感染、带下病、男子 前列腺 炎 、泌尿结石、肝胆结石、痛风、宫颈癌等。

  • 暖宫外敷方

    【原料】肉桂20克、小茴香15克、艾叶15克、当归20克、红花10克、延胡索15克、没药15克、白芷15克。 【制法】打碎,装入布袋蒸30分,热敷于腹部。 【功效】活血祛瘀、暖宫散寒。 【出处】 健

  • 鹿茸 鹿角 鹿角胶 鹿角霜的助阳功效_图片

    以下内容为北京卫视养生堂2021年12月30日节目视频要点内容笔记,本期主题《冬季进补“药”得法——鹿药》。做客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张振鹏。主要内容: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