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白的功效及作用

来源:未知 作者:生活养生

人中白介绍

始载于《日华子本草》。为人尿自然沉结的固体物,原名溺白垽,沉淀为垽,此乃人溺澄下之白垽。故有溺白堑之称,俗谓人中白。

【别名异名】溺(《本草经集注》),溺白堑(《别录》),白秋霜(《积善堂经验方》),秋白霜(《医学入门》),粪霜(《五圣俞手集》),尿壶垢、尿干子(《四川中药志》)。

【处方用名】人中白、煅人中白、水飞人中白、生人中白、淡秋石。

药物基原

为人尿自然沉结的灰白色固体物。

栽培采集

铲取年久的尿壶、便桶等内面沉结的尿垢,除去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

人尿长时间放置,尿中酸碱度变化而产生沉淀物。人尿多为酸性,但因尿素的分解而生成氨或氢氧化铵,尿也经过中性而终成碱性,相应产生沉淀。在酸性环境沉淀的有尿酸、尿酸盐、硫酸钙、磷酸氢钙,有时尚有几种氨基酸、在碱性环境沉淀的有碳酸钙、磷酸镁铵、磷酸钙、磷酸镁、尿酸铵、草酸钙等。但其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尿酸钙。

药理作用

有止血、抗炎作用。

加工炮制

1、人中白:置清水中,漂洗4―7天,勤换水,取出,刮去杂质日夜露半月,每天上下翻动一次,以无臭为度,凉干,备用。

2、煅人中白:取人中白置坩锅内,炭火煅至红色,取出,放凉。

3、飞人中白:取人中白研末,再水飞至无声为度。

性味归经

【性味】咸,寒。

【归经】入肺、肝、膀胱三经。

功效主治

1、清热降火作用

人中白性味咸寒,其性沉降,咸可泄下,寒能降火,有清热泄火之功,治心、肝、膀胱火盛之证。

2、凉血散瘀作用

火热内盛,灼伤脉络,追血妄行,发为出血。选用人中自,如《本草纲目》曰:“降火消瘀血,……治诸窍出血,肌肤汗血”。

3、清透虚热作用

阴液亏损,阴不制阳,阳无依附,虚热内生。如《素问・调经论》曰:“阴虚则内热”。人中白,咸滋肾阴,寒退骨蒸,养阴降火,清透虚热,用治劳热, 肺痿等阴亏虚热之证。

①劳热若肺痨日久,呛咳气急,少质粘,骨蒸潮 热,口干舌红,脉细而数。用人中自滋阴益肾,清透虚火,使真阴充盈,金水相生,劳热骨蒸可解。

②肺痿 《金匮要略》曰:“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荣。为津灼而肺焦也”。素体阴虚,外邪不解,郁久化热,津液不足,阴不制阳,虚火燔灼,咳嗽痰少,或夹血丝,发热颧红,咽干口燥。宜养阴生津,清透虚热。 人中白,咸寒沉降,滋阴生水,清解虚火,金得濡润,肺不热则不痿。

4、散瘀消肿的作用

人中白,味咸软坚,散结化瘀,消肿止痛,可治喉痹,牙疳,口疮,跌打损伤等证。

5、鉴别应用 人中白与人中黄,白者咸寒,清热降火,散瘀消肿;黄者甘寒,清热凉血,解毒疗疮。白者偏清五脏虚火,黄者偏泻五脏实热,同可除热,虚实有别。

用法用量

内服:入散剂,3―6克。外用:研末吹或调敷患处。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凡阳虚无火,消化不良及肠胃不实而多泄泻者忌 用。表证属寒者慎用。

2、《本草从新》:“阳虚无火,食不消,阳不实者忌之。”

配伍应用

1、配生地

清热养阴,宁心除烦。心经热盛,心胸烦热,口渴面赤,口舌生疮。生地甘寒,滋阴生津;人中 白咸寒,清心泄火。二药相合,清火养阴,生津除烦,补 泻兼施,相得益彰。

2、配木通

木通苦寒,渗泄湿热,通利小便;人中白咸寒,清热降火,凉血散瘀。二药相伍,有清热泻火, 利水通淋之效,热淋血淋,皆可投治。

3、配蔚蓄

治血淋、热淋。�蓄苦降下行,清利湿 热,人中白咸寒沉降,凉血散瘀,二药相合,共奏清热利 尿,凉血止血之功。

4、配竹叶

治肺热咳嗽,口舌生疮。竹叶甘淡性寒,轻浮上达,清解上焦之热,人中自咸寒,沉降下泄,导热从小便外出,二药合用,清上导下,一散一泄,为清热止咳,泻火疗疮要品。

5、配红花

红花,花性轻扬,行血通络,人中自,质重下沉,散瘀消肿。相须为用,化瘀行血,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甚有良效。

6、配丹皮

丹皮辛苦微寒,清热退蒸,活血祛瘀;人中白咸寒,泄火凉血,散瘀消肿。二药相伍,同入血分,推陈致新,可凉血止血,清热消肿,发热斑疹,跌打肿痛皆可应用。

方剂制剂

1、治大衄、久衄,诸窍出血方(《圣惠方》) 用人中白一团,鸡子大,绵五两,烧研,每服二钱,温水服。

2、治正偏头痛丸(《普济方》) 用人中白、地龙等分为末,羊胆汁丸,芥子大,每新汲水化一丸,注鼻中畜之。

3:人中白散(《理瀹骈文》) 人中白(煅)、青果核(煅)、鸡哺退壳(煅)、儿茶,冰片各等分,研吹。主治:喉痹、喉痈、喉、双乳蛾、口疳。

4、治走马牙疳方(《本草纲目》) 小便盆内白屑取下,入瓷瓶内,盐泥固济,煅红,研末,入麝香少许贴之。

5、治鼻中息肉方(《集验方》) 用人中白瓦焙,每服一钱,温汤下。

6、治口舌生疮方(《濒湖集简方》) 溺桶七分,枯矾三分。研匀,有涎拭去,掺数次。

7、治小儿口疳方(《积德堂经验方》) 人中自(煅)、黄柏(蜜炙焦)为末,等分,入冰片少许,以青布拭净,掺之。

8、治跌扑损伤闪挫,骨伤极重者方(《积善堂经验方》) 白秋霜研极细末,每服五分,好酒调下。

9、治鼻衄不止,血汗方(《经验方》) 用人中白置新瓦上,用火焙干,加麝香少许,温酒调服。

10、治脚气方(《证治要诀》) 用人中白(煅),有水出之疮口滴入。 主治:脚气成漏,跟有一孔,深半寸许,其痛异常。

11、治痘疮倒陷方(《儒门事亲》) 用腊月人中白煅为末,温水服三钱,陷者自去。

12、治痘疹烦热方(《痘疹便览》) 人中白,洗净研末,每服二钱,白汤或酒服。

人中白

(人中白)图片源于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中药大全
『 猜你喜欢 』
  • 萝卜籽的功效与作用

    萝卜籽介绍 萝卜籽为萝卜的种子,是一味中药,中医药学中称莱菔子。生莱菔子有升气的作用,炒莱菔子有降气的作用,中医中常用炒莱菔子下气定喘、消食化痰。 萝卜籽的中医选方 三子养

  • 花生仁的功效与作用

    主要内容:花生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花生芽的功效与作用。花生又称为落花生、地果、唐人豆。花生能滋养补益,有且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它为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

  • 三七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三七花简介,三七花即为田七花,可以单独泡水也可以和其它花茶一起泡水饮用。质脆易碎,气微,味甘微苦,降血脂、降血压、抗癌,提高心肌供氧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含

  • 荷叶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

    荷叶有清热解暑、缓解中暑的功效,广州人就经常在夏天饮用荷叶绿豆水这道甜品在解暑。 【荷叶绿豆水】 原料:荷叶100克、绿豆50克; 做法:将洗净的荷叶煮开,去渣取汁,加入绿豆煮沸,

  • 天竺黄的功效作用

    天竺黄介绍 【正名释名】始载于《本草纲目》。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竹节间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本品是竹内所生,如黄土着竹成片者,故名。 【别名异名】天竺黄、竹膏(《开宝本草》),

  • 珊瑚的功效与作用

    珊瑚介绍 【别名异名】钵摆娑福罗(梵书,见《本草纲目》)。 主要成分 含碳酸钙等。 药理作用 碳酸钙内服可中和胃酸,可明显缓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反酸;腹胀等上腹部不适感。 加

  • 大腹皮的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大腹槟榔 (《图经本草》),猪槟榔 (《本草纲目》),腹皮草东床(《和汉药考》)。大腹毛 (《医林纂要》),茶毛(《会约医镜》)。 (大腹皮) 药理作用 刺激副交感神经,促进胃肠蠕动

  • 蜀葵花-功效及作用

    药理作用 蜀葵花的红色素,在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褐色,可作中和的指示剂。蜀葵根可作润滑药,用于粘膜炎症,起保护、缓和刺激的作用。 (蜀葵花)图片引自百度百科 加工炮制 1、净

  • 白茅根-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茹根、茅根、兰根(《神农本草经》),地营、地筋、兼杜(《名医别录》),白花茅根(《日华子本草》),地节根(《青海药材》),茅草根(《江苏植药志》),坚草根、甜草根(《河北药材

  • 螳螂的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蚀胧(《神农本草经》),髦(《方言》),父(《说文》天马(《吕氏春秋》高诱注),螗螂、石螂(《尔雅注》郭璞), (《方言》)郭璞解),拒斧,刀螂、(《本草纲目》),斫父、斫郎(《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