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川贝母的功效及作用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整理

川贝母介绍

川贝母是一个非常名贵的中药材,在我国已经有很长的应用历史了。具有宣肺润肺、止咳化、养肺阴、清肺热的作用。

川贝母

(川贝母)

别名异名

虻(《诗经》),黄虻(《管子》),茼(《尔雅》),贝母、空草(《神农本草经》)),贝父、药实(《广雅》)、苦花、苦菜、勤母(《名医别录》)。

川贝母

(川贝母)

性味归经

【性味】甘、苦,凉。

【归经】入肺、肝二经。

功效主治

1、清燥润肺,本品甘、苦,性凉,而质润,偏入手太阴肺经。功专清燥润肺,常可用于咳嗽,咳痰,咳血,肺痿,肺痈等证。

2、散结消肿,本品功可化痰开结,解毒消肿,开郁降浊,故可用于瘰疬,疝瘕,喉痹等证。

3、鉴别应用:川贝味苦而兼甘,甘以润肺,偏补,故燥咳及内伤久咳咯血多用之。浙贝味苦而兼辛,辛以疏散,偏泻,故开泄清热之功强,多用于治疗外感客热,痰碉色黄咳吐不利之咳嗽及瘰疬,疮肿。土贝偏解毒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厚朴及自薇为之使。《本草经集注》:“厚朴,白薇为之使。”

2、川贝反乌头。《本草经集注》:“反乌头。”

3、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本草经疏》:“寒湿痰及食积痰火作嗽,湿痰主胃恶心欲吐,痰饮作寒热,脾胃湿痰作眩晕及痰厥头痛中恶呕吐,胃寒作泄并禁用。”

配伍应用

1、配杏仁,川贝母润肺化痰,清肺止咳;杏仁降气祛痰,宣肺平喘,润肠通便。川贝突出于润,杏仁侧重于洚。二药伍用,一润一降,润降合法,化痰止咳甚效。主治肺虚之咳、痰少咽燥及外感风邪、痰热郁肺、咳嗽不已、咯吐黄痰等症。

2、配知母,知母苦寒,气味俱厚,上行入肺,中行归胃,下行走肾,功专滋阴降火,消痰止咳,润燥滑肠;川贝母苦甘而凉,气味俱清,走上焦,入心肺,能润肺散心胸郁结,且化痰止嗽。二药伍用,并走上焦,清气滋阴,降气润燥,化痰止咳之力倍增。可治阴虚燥咳,水亏火旺,肺脏受累,以致咳嗽痰少,久久不愈。口干舌红,细数;或肺热咳嗽诸症。

3、配浙贝母,川贝母苦甘微寒,润肺止咳,消热化痰,主治肺热燥咳,阴虚劳咳;浙贝母苦寒,开泄力胜,化痰止咳,清火散结,主治感冒风热,痰热郁肺之咳嗽,咳痰黄稠,瘰疬,疮痈肿毒,乳痈等。川贝母润肺力强,偏治虚症;浙贝母散结力大,偏治实症。两药合用,可治虚实相兼之肺热咳痰粘,咽燥痰少,瘰疬,乳痈,瘿瘤等证。

4、配苏子,贝母味甘苦而性偏凉,其甘以润燥,苦以化痰,凉以清金降热,其治重在化痰兼清痰热,化痰则平喘咳。热清则宁肺金;苏子性味辛温,质重主降,能利膈消痰。降气定喘,偏润而滑肠,专降上逆之气,化痰饮,止喘嗽。两者皆为肺经专药,寒温并用,相使配伍,降气消痰,润肺滑肠及止咳平喘力增。宜治燥邪伤肺,肺气不利,痰壅气逆之咳喘,尤兼大便不通者,用之施以上下并治之妙。

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药理作用

1、镇咳祛痰作用:小鼠氨水引咳法证明,灌服总生物碱及非生物碱部分每只0.25―0.5毫克,均有镇咳作用。 家种及野生川贝母70%乙醇提得的流浸膏25毫升/千克灌服,无明显镇咳作用。小鼠二氧化硫引咳法证明,贝母生物硷亦无镇咳作用。贝母皂甙Ⅱ号0.2克/ 千克灌服,能使小鼠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小鼠酚红排泌法证明,家种及野生川贝母200%流浸膏25毫升/千克,川贝母生物碱11.3毫克/千克,川贝母皂 甙1-Ⅶ号每只0.5毫升灌服,均有不同程度的祛痰作用,以生物碱及皂甙Ⅲ的祛痰作用较明显。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给猫静注川贝碱4.2毫克/千克可产生持久性血压下降并伴以短暂的呼吸抑制。西贝碱对麻醉犬亦有降压作用。贝母碱及贝母碱宁极少量时可使血压上升,大量生物碱可致血压下降。

3、 其他:兔以川贝碱静注7.5毫克/千克,使血糖升高并维持2小时以上。西贝碱对豚鼠离体回肠兔十二指肠及在体犬小肠均有明显的松驰作用。此作用不被新期的 明和氯化钡所对抗,其解痉作用类似的罂粟碱。1:16.73~1.53的贝母碱使豚鼠离体子宫张力增加,本品水浸液(1:25)在试管内对星形奴卡氏菌有 抑制作用。

4、毒性。川贝母碱小鼠静注的MLD为40毫克/千克,兔为12~15毫克/千克。

『 猜你喜欢 』
  • 川贝炖雪梨-川贝蒸雪梨的做法-适合治疗风热咳嗽

    【食材】雪花梨、贝母2粒。 【制作方法】 1、在离梗三分之一处的地方,对半切开。切完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梨核的顶端正好位于下半部分的截面上。把梨核用勺子把它挖除。 2、取两粒川贝

  • 养生堂20160101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以下内容为北京卫视BTV养生堂20160101期节目视频及要点内容,本期养生主题《芈月传中的护肺方》 。养生讲述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陈明。主持人:刘婧。 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 浙贝母的功效作用

    浙贝母别名 【正名释名】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本品产于浙江省,鳞叶似川贝母而大,功效别于川贝母,故名。 【别名异名】土贝母(《本草正》),象贝(《

  • 浙贝母的用法及各家学说记载

    内容导读: 1.消瘰丸(《医学心悟》) 浙贝母、玄参、牡蛎。主治:瘰疬、痰核、咽干口燥、,舌红、脉滑数。 2.改容丸(《疡医大全》) 浙贝母、白附子、菊花叶、防风、白芷、滑石各

  • 川贝、松贝和平贝的区别-如何区分川贝

    川贝、松贝和平贝的区别 松贝 松贝外形像是怀抱莲花,一个大瓣抱着一个小瓣。也叫怀中抱月,因为没有抱住的部分像一轮新月的形状。 (图:松贝) (图:怀中抱月-没有抱住的部分像一轮

  • 川贝枇杷膏的做法

    川贝枇杷膏的做法 用一块纱布,先把枇杷叶包起来,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洗净的枇杷,去皮去核,留下果肉,把果肉放入榨汁机中打成果泥。先把包着枇杷叶的纱布捞出

  • 川贝炖雪梨的做法

    因秋燥引发咳嗽、症状较重的患者,可服用川贝炖雪梨。 【川贝炖雪梨做法】 将雪梨1个、川贝5-10克、白砂糖30-50克一同放入炖盅内,清水300毫升隔水炖一小时即可。

  • 川贝炖梨_图片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健康之路2018年9月27日《止咳偏方辨真假》。专家:张纾难。主要内容:川贝炖梨的功效

  • 川贝母图片

    别名异名 虻(《诗经》),黄虻(《管子》),茼(《尔雅》),贝母、空草(《神农本草经》)),贝父、药实(《广雅》)、苦花、苦菜、勤母(《名医别录》)。 (川贝母) 药理作用 1、镇咳祛痰作用:

  • 健康之路 对药-麦冬和天冬-贝母配知母-莱菔子和炒麦芽20221102

    主要内容:中医对药,麦冬和天冬,二冬膏,莱菔子和炒麦芽,莱菔子和炒麦芽,肺热咳嗽的表现,肺热咳嗽的原因等。中央10套cctv10健康之路2022年11月2日《中药最佳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