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红】化橘红-功效及作用

来源:未知 作者:网络整理

橘红介绍

橘红因化州所产的最为出名,又称被称为:化州陈皮(《本草从新》),化皮(《岭南杂记》),化州橘红(《岭南随笔》)。

化橘红

(化橘红)图片源于百度百科

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证明,挥发油对消化道有缓和的刺激作用,有利于胃肠积气的排出;并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能刺激呼吸道粘膜,使分泌物增多,液稀释,有利于排出。

性味归经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脾、肺二经。

【功效】理气、化痰、健运脾胃

橘红

功效主治

1、理气调中,本品气香性温、辛散苦降,行中有降,又归脾经,若香醒脾能理气健脾,调中快膈,和胃止呕。《本草纲目拾遗》载化橘红“治痰症、消油腻、谷食积,醒酒,宽中。”常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食少吐泻,消化不良等证。脾胃互为表里关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脾气升、姗水谷精微得以布输,胃气降,则水谷糟粕才得以下行,即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的功能依赖于气机的通畅,若由于起居失调,饮食不化,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脾之运化失调。胃失和降,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脘腹气滞,气机阻塞不通,而出现脘腹胀痛,满闷不舒,攻窜不定,或腹胀疼痛,拒按,暖腐吞酸,厌食呕吐等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肚胀。”当调理脾胃,使清气得升,浊气得降。本品味辛,香气窜而行气宽中,味苦下行而降浊,调和脾胃升降,通畅气机。对于脾胃气滞而无燥热象者,每用为主药。

2、燥湿化痰,本品性味辛苦、且温,辛散温通,苦可燥湿,又入稗、肺经,脾恶湿喜燥,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化橘红既能理气,又能燥湿,用于治疗脾肺的痰湿之证。主要是指因脾失健运,湿浊中阻,气机阻滞,胃失和降所致的胸闷腹胀,纳呆倦怠,恶心呕吐、四肢沉煎,白带增多,舌苔厚腻。或痰湿壅滞,肺失宣降,而出现咳嗽气逆,痰多等证。著为脾失健运,水湿不化,上渍于肺,则上述症状兼见,可为因果关系。痰随气而升降、气壅则痰聚,气顺则痰谓。古有:“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之说。《本草从新》:“化州陈皮,消痰至灵,然消伐太过,不宜轻用。”本品理气燥湿,使气顺而痰消。

3、鉴别应用:本品与橘皮性味。功效基本相同。但本品温燥之性较橘皮为胜,长于行气宽中,燥湿化痰而兼有发表散寒之性。对于兼有外感的气滞、痰湿之证,用之最佳。本品温燥之较橘皮,有峻,缓之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克。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气虚及阴虚者不宜服。

【配伍应用】

1、配泽泻,理气健脾,渗湿利水。化橘红理气健脾化湿、泽泻甘淡渗湿,性寒泻肾、膀胱之热,功能利水渗湿热。两药同用,理气健脾、渗湿利水,对于湿阻气滞,小便不利者,可脾健行水,诸症渐消。

2、配贝母,理气化痰,贝母润肺化痰,清热散结,化橘红燥湿化痰,二药相合,既可通畅气机,又可润肺化痰,气顺则痰消。用于气滞痰阻,心胸郁闷,咳嗽痰粘等证。

 

相关内容: 中药大全
『 猜你喜欢 』
  • 牛黄解毒片的作用与副作用

    ctv10健康之路20121029期视频,讲述专家:陈飞松:上火时用什么药物,牛黄解毒片的作用,牛黄解毒丸的作用,牛黄解毒丸的毒性,牛黄上清丸,牛黄清心丸,清热去火的穴位按摩方法

  • 穿心莲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穿心莲简介 别名:四方草、春莲秋柳,印度草,榄核莲、苦胆草、一见喜、金耳钩、金香草、苦草等。其根可入药,治疗腹泻、消化道呼吸道炎症等疾病。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经、

  •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香附图片

    香附简介 香附原名沙草,最早被记载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中品,《唐本草》开始被更名为香附子。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归经】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经。 【功用主治】理气解郁

  • 薏米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

    薏米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缓解虚胖的作用、食用宜忌、薏仁美白面膜的做法。虚胖的人大部分是水多、脂肪多,看起来挺胖但不压称。薏米有健 脾胃 的作用,可以帮忙运化和代谢,有利

  • 鹅不食草的功效与作用

    鹅不食草是什么 鹅不食草,菊科天胡荽属植物,中药入药时带花全草入药。石胡荽一年生小草本,高5-500px。茎纤细,多分枝,基部匍匐,着地后易生根,无毛或略具细绵毛。叶互生;无柄;叶

  • 开金锁的功效与作用

    本药又名金荞麦、苦荞麦根等。 【性味与功效】 味甘、涩、微苦,性凉。功效:清热解毒,散风化痰。 【传统应用】 主治咽喉肿痛,肺热咳嗽,肺痈痰臭,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等病症。 【主

  • 穿山甲的功效与作用

    穿山甲属国家野生动物保护范围,禁止捕杀。现用药材是养殖的,药源还是比较稀少:其药性药效一般,并不突出。不是非用不可的药。临床应控制,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性味功效 性味 味

  • 牵牛子-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草金铃(《雷公炮炙论》),金铃(《本草图经》),黑牵牛、白牵牛(《仁斋直指方》),黑丑、白黑(《纲目》) (牵牛子) 药理作用 1、泻下:牵牛子甙的化学性质与泻下素 (jalapin)相似。

  • 白花蛇(五步蛇)的功效及作用

    白花蛇为蝮蛇科动物尖吻蝮(五步蛇)的干燥全体。主产于湖北、浙江、 江西、福建等地。以条大、干燥、头尾齐全、花纹斑块明显者为佳。 别名异名 褰鼻蛇 (《开宝本草》),蕲蛇(《本草纲

  • 七叶莲的功效及作用

    内容导读:【别名异名】小叶鸭脚木、汉桃叶(《广西中草药》),手树、七加皮、七叶藤(《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七叶烂(广卅l部队《常用中草药》)。 药材鉴别。【别名异名】小叶鸭脚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