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脑的功效及作用

来源:未知 作者:网络整理

正名释名

始载于《本草品汇精要》。为樟科植物的根、干、枝、叶,经提炼制成的颗粒状结晶。樟脑产韶洲漳洲,状似龙脑,色自如雪,故名。

樟脑

(樟脑)图片源于百度百科

别名异名

韶脑(《本草纲目》),潮脑(《品汇精要》),脑子(《本经逢原》),油脑、树脑(《药材资料汇编》)。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樟脑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进呼吸及循环,在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时,兴奋作用尤为明显。主有是由于皮下注射时刻激感受器所引起的反射性兴奋。

2、对循环系的作用:在离体心脏上,只有在造成衰竭时,方见有兴奋作用、对血管运动中枢,只有在其机能极度低下时,方见有兴奋作用,内脏血管收缩而皮肤血管舒张,血压上升。对正常心肌无作用,高浓度反抑制之。故有人认为对循环性虚脱或急性心功能衰竭者有效;但也有人对其疗效持怀疑或否定态度。

3、对胃粘膜的作用:服用樟脑可使胃部感到温暖舒适。大量则能产生恶心及呕吐。

4、局部作用:樟脑涂于皮肤有温和的刺激及防腐作用。用力涂擦有发赤作用,轻涂则类似薄荷,有清凉感。为刺激冷觉感受器所致。并有止痛,止痒及局部轻度的麻醉作用。

5、体内过程:樟脑经粘膜、皮下、肌肉皆易吸收。口服吸收也快,在肝中解毒颇迅速,氧化成樟脑醇,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由尿中排出。

6、大剂量时可引起癫痫样惊厥,其中毒症状为头痛,意识丧失,惊撅,最后由于衰竭而死亡。

加工炮制

1、净制: 一般在9―12月砍伐老树,取其树根,树干,树枝,锯劈成碎片,去除泥沙杂质。

2、炮制

蒸制:置蒸馏器中进行蒸馏,樟木中含有的樟脑及挥发油随水蒸气馏出,冷却后,即得粗制樟脑。粗制樟脑再经升华精制,即得精制樟脑粉,将此樟脑粉入模型中压榨,则成透明的樟脑块。宜密闭瓷器中,放干燥处。

性味归经

【性味】辛,热,有毒。

【归经】入心、脾二经。

功效主治

1、通窍:本品辛香走窜,有类似冰片的芳香开窍之功,《本草纲目》曰:“通关窍,利滞气,治邪气,霍乱,心月腹痛……。”本证多见于由寒邪所致中风厥之神志昏迷及中风突然昏倒者,可选用本品芳香开窍。
2、止痛:本证多由夏季畏热贪凉,过食生冷瓜果所致,脘腹胀痛,呕吐,下利,可选用本品芳香辟秽化浊,温散止痛。

3、除湿杀虫,《品汇精要》曰:“主杀除疥,疗汤火疮,敌秽气。”可用头癣,疥疮等病。头癣多见于儿童,尤以男孩为多。《外科正宗》曰:“白秃疮因剃发腠理洞开,外风袭入,结聚不散,致气血不潮,皮肉干枯,发为白秃。久则发落,根无养,如秃斑。”临床所见:互相接触传染者为多。初起疹色红,灰白色鳞屑成斑,小者如豆,大者如铰,日久蔓延,扩大成片。毛发干枯,容易折断,易于拨落。疥疮是由疥虫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常在集体生活中造成流行。《诸病源侯论・疥侯》曰:“疥者,有数种,有大疥,有马疥,有水疥,有干疥,有湿疥。多生手足,乃至遍体。……湿疥者,小症皮薄,常有汗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内蜗虫。此悉由皮肤受风邪热气秘致也。”临床所见:皮肤皱折部位,如指缝,腕肘关节的屈侧,腋窝前缘,女子乳房上腹部腹股沟及阴部,皮损初超为针尖大小的丘疹或水泡并可见到隧道。甚者可起脓疮,奇痒,遇热及夜间痒加重,影响睡眠。可先用樟脑外用除湿杀虫,止痒。

4、脚湿气:多由脾胃湿热下注,湿阻经络,气血不行所致,或久居湿地,水中作业,水浆浸渍,感染湿毒亦致。症见:脚肿大,连及足底足背,疼痛,或灼热感。《本草纲目》:“通关窍……寒湿脚气,疥癣,风瘙,龋齿,杀虫,着鞋中去脚气。”可选用本品外厢杀虫,除湿,止痒。

5、散瘀止痛:可用于由于不慎跌打损伤,或为刀斧所刃,或坠堕险地。令人受伤部疼痛,活动受限。《普济方》:“作膏治诸恶疮及打扑损伤。”可选用本品外用活血散瘀通络止痛。

6、鉴别应用:本品与木槿皮均有杀虫、祛湿、止痒之功。可用于治疗疹疥疮,头癣、纹癣等病,但樟脑内服有开窍辟秽之功,可治疗神志昏迷或痧胀羧痛。木槿皮内服可治疹滞下泻痢等证。

用法用量

内服:0、1~0、2克,入散剂,或用酒溶化服。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涂敷。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忌见火。(《本草求原》)

2、气虚者忌服。

【配伍应用】

1、配乳香:二药均辛香走窜,乳香行气活血止痛,樟脑温经散寒止痛,二药同时配伍,可加强活血散寒行气止痛之功。可治疗脘腹胀痛,跌打损伤等病。

2、配硫磺:本品酸温有毒,使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有良效。樟脑外用有除湿虫,止痒之功。二药合用可加强治疗效果。临床多用于治疗疥疮,白秃疮等症。

3、配黄柏:本品性寒而苦,可清下焦湿热。樟脑辛温芳香,二药合用,可加强清热燥湿,杀虫止瘴之功。可治脚气。

相关内容: 中药大全
『 猜你喜欢 』
  • 土豆的营养价值及食疗功效

    土豆的营养价值,功效与作用,土豆因其营养成分齐全,而且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在欧美享有“第二面包”的称号。世界各国对它都有很高的评价,给它不少美好的名字,法国人叫它“地下苹果

  • 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与功效】 味苦,性平。功效:活血通经。 【传统应用】 主治乳汁不下、乳痈初起、闭经痛经、诸淋及小便涩痛等病症。 【传统方剂】 ①涌泉散(《卫生宝鉴》):王不留行、穿山甲、龙

  • 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

    内容导读: 味辛,性平。功效: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主治小便不利,面目浮肿;蛇虫咬伤;胃癌肠癌、食管癌、肝癌及其并发腹水等病症。 【性味与功效】 味辛,性平。功效:利水消肿,清

  • 秦艽-功效及作用-秦艽图片

    别名异名 秦胶(《本草经集注》),秦纠 (《唐本草》),秦爪(《四声本草》),左秦艽(《张聿青医案》),大艽、左宁根(《青海药材》),左扭(《河北药材》)。 (秦艽)图片源于中国植物图像库

  • 夏天无的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伏地延胡索、元柄紫堇(江西《草药手册》)。 (夏天无)图片源于百度百科 药理作用 1、延胡索乙素有提高痛阈的良好镇痛作用。 2、延胡索乙素还有镇静,催眠和安定作用。 3、药理

  • 穿心莲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与功效 穿心莲又名一见喜。味苦,性寒。功效:清热燥湿,凉血解毒。 传统应用 主治痢疾、腹泻,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疮疡肿毒,蛇虫咬伤等症。 主要成分 主要含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

  • 蚯蚓的功效与作用-地龙的功效-蚯蚓图片-能不能吃?

    内容导读:平喘作用:大白鼠和家兔气管灌流实验表明;广地龙90%醇提浸膏能明显增加灌流量,显示其有舒张支气管的作用;蚯蚓浸膏能对抗组织胺和匹罗卡品引起的支气管收缩,使其流出量

  • 元明粉的功效与作用_别名玄明粉

    元明粉由来 元明粉又叫玄明粉,是一种矿物质白色粉末,主要成份是无水硫酸钠,由芒硝风化干燥制成。 (图:元明粉图片源于中央10台健康之路20190825期节目视频) 元明粉的功效与作用 无明

  • 紫草图片_紫草功效

    紫草的功效:凉血活血、解毒祛斑、利湿杀虫。 (图:紫草)

  • 刺儿菜_图片

    刺儿菜简介 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荒地、路旁或田间。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省分(除广东、广西、云南、西藏),朝鲜半岛、日本也有分布。夏、秋季花开放时采割,除去杂质,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