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母-功效与作用

来源:未知 作者:网络整理

别名异名

珠牡、珠母(《本草图经》),明珠母(《中药志》),真珠母。

化学成分

主含碳酸钙。射线裂脊蚌贝壳中,含碳酸钙90%以上,有机质约0.34%;尚含少量镁、铁、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和氯化物。煅烧后,碳酸盐分解,产生氧化钙等,有机质则被破坏。

珍珠母

(珍珠母)

药理作用

以马氏珍珠贝的珍珠层粉末给家兔后,血中钙离子浓度,与给碳酸钙后几无差别。其30%硫酸水解产物,含有:自氨酸、蛋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氨基酸,对兔的耳壳血管及血压无作用.但能增大离体蟾蜍心跳振幅,降低离体兔肠张力,对兔有短暂的利尿作用。珍珠层盐酸提取液能抑制组织胺对离体豚鼠小肠的收缩作用。其乙醚提取液能抑制组织胺对肠管的收缩,防止组织胺引起豚鼠的休克及死亡;对马血清致敏的豚鼠过敏性休克虽不能防止,但对脏器过敏,如对豚鼠离体肠管,子宫的收缩,则有抑制的倾向。另据临床报道,用珍珠层粉内服,对溃疡病的反酸,胃痛有效,所含之碳酸钙有中和胃酸的作用。

珍珠贝壳粉对小鼠肉瘤一180有抑制作用。

加工炮制

1、生制:采收后去肉,洗净,晒干,打碎即可。

2、煅制:将贝壳用碱水煮过,漂净,刮去外层黑皮,煅至松脆,拣去杂质,敲成碎块,筛去灰屑即成。

性味归经

【性味】成,寒。

【归经】入肝、心二经。

功效主治

1、安神定惊: 《本草纲目》曰:“安魂魄。”珍珠母咸寒,入心肝经,寒能清热,质重镇怯,故清心肝经火,而镇心定惊。

2、平肝港阳:《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肾阴素亏,水不涵木,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症见:头晕目眩,甚则用胀疼,烦劳诱发,怒则加重,面色潮红,口苦耳鸣,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舌苔薄黄,舌红脉弦。珍珠母,平肝潜阳,恰当其用。

3、平肝明目:肝肾阴虚,两目昏花,视力减退,甚则暴盲;肝热上攻,目赤羞明。珍珠母,既清肝火,又补肝阴,肝虚目昏,肝热目赤,皆可选用。

4、清热止血:血静属阴,遇寒则凝,得热妄行,血分郁热,上逆则为吐血、衄血,下泄则尿血,便血、妇人崩漏。珍珠母入心肝血分,寒能清热,可清血热,各种出血,凡属血热,皆可应用。

5、燥湿收敛:珍珠母研粉外用,有收湿敛疮之效,用于湿疮瘙痒。

6、鉴别应用: ①珍珠与珍珠母,同源于蚌贝,皆有镇心定惊之效。然珍珠又有明日退翳,解毒敛疮之效,珍珠母更兼平肝潜阳,止血燥湿之能,兼治不同。②珍珠母与石决明,皆可平肝潜阳,明目退翳,用于肝阳眩晕,目赤翳障,青盲雀目。然石决明又有清肺,治骨蒸劳伤;珍珠母更兼止血,治吐衄崩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克,打碎先煎。外用:适量,研粉撤布。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镇降之品,气虚下陷及孕妇慎用。

【配伍应用】

1、配生地:生地质润,甘寒养阴,苦以泄热,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要药。二药合用,一滋补肾肝之阴,一平潜上亢肝阳,用于肾阴不足,肝阳上亢之头疼,眩晕、耳鸣,且可活血止血,治疗血热妄行,吐衄崩中。

2、配白芍:白芍,苦酸微寒,寒能清热,苦降涌泄,酸以敛阴,有补血敛阴之功。肝藏血,血虚阴亏,不制肝阳,肝阳上亢,本晶养血敛阴,故有柔肝平阳之用。二药配伍,平肝潜阳,用予肝血不足,肝阴亏损,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胁肋疼痛,四肢拘挛。

3、配菊花:菊花甘苦微寒,甘寒养阴,苦寒泄热,清芳疏泄,善祛风热,平肝明目,二药相合,皆能平肝明目,且可清热,用于肝阳上亢,风热上攻,头目眩晕,头疼目赤,羞明畏光。

4、配猪肝:猪肝以肝养“肝”,同气相求,珍珠母,养肝阴,清肝热。二药相配,治疗肝虚目昏,夜盲等症。

5、配胆南星:南星苦凉,清化热,熄风定惊。二药配伍,清化痰热,镇心定惊,用于癫狂惊痫及惊悸怔忡。

6、配酸枣仁:酸枣仁、甘酸性平,甘酸敛阴,善补肝胆,兼可宁心,为安神佳晶。二药伍用,一养心安神,一镇心定惊,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

相关内容: 中药大全
『 猜你喜欢 』
  • 覆盆子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

    营养价值 每100克的覆盆子中含有25毫克的维生素C、22毫克的钙、168毫克的钾,被誉为黄金水果。 功效与作用 1、动物实验表明:覆盆子有类雌激素的作用,有助产和帮助乳汁分泌的作用。

  •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

    杨梅介绍 【正名释名】始载于《食疗本草》,为杨梅植物杨梅的果实。本品形如水扬子,而味酸似梅,故名。 【别名异名】圣生梅、白蒂梅(《品汇精要》)、朱红、树梅(《中国树木分类学》

  • 竹沥的功效与作用-竹沥是什么东西

    竹沥是什么 竹沥是新鲜竹子去节后,用火烤后沥出来的液体。竹沥性味甘寒,入肺经。具清热除痰、镇惊利窍之功,可用治邪热壅肺,壮热烦渴、中风痰迷,惊风,癫痫等等证,是常用的祛湿

  • 败酱草、墓头回的功效与作用

    败酱草的正品应是败酱科的白花败酱、黄花败酱的全草,黄花败酱为败酱草的主要品种。墓头回为败酱科的糙叶败酱和异叶败酱的根。部分地区的墓头回是菊科的苦荬菜。 【性味与功效】 黄花

  • 泽兰叶的功效与作用

    本药又名地瓜儿苗。 【性味与功效】 味辛,性微温。功效:祛瘀通经,活血行水。 【传统应用】 主治血滞闭经,痛经,腹中积决;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痈肿;以及身面浮肿

  • 蟋蟀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功效 味辛、成,性温。功效:利水消肿。 传统应用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尿闭等病症。 常用方剂 ①验方(《现代实用中药》):蟋蟀四只,蝼蛄四只,生甘草一钱,水煎服,治疗老人尿闭;

  • 樟木-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樟材(《本草拾遗》),樟公(《花木考》),香樟(《分类草药性》),香樟木 (《药材资料汇编》),吹风散 (《广西中药志》)。 (樟木) 药物作用 抑菌试验:樟树叶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

  • 野菊花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与功效 味苦、辛,性凉。功效:清热解毒,疏风平肝。 传统应用 主治外感发热,咽喉肿痛,咳嗽痰黄,风火赤眼,疮疡肿毒,皮肤瘙痒等病症。 传统方剂 1、验方(《本草纲目》):野

  • 紫珠的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紫荆(《本草拾遗》)。粗糠籽、鸦鹊板(《中国树木分类学》),止血草(《福建民间草药》),螃蟹目、邪目草(《闽南民间草药》),白毛紫、白奶雪草(《闽东本草》)。 (紫珠) 主要成

  •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_血竭图片_副作用

    内容导读: 味甘、咸,性平。功效:活血散瘀,止血,止痛,生肌。 主治跌仆损伤,金疮,瘀血凝滞作痛,疮口溃破不易收敛等病症。 本药又名麒麟竭。 【性味与功效】 味甘、咸,性平。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