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椇子

来源:未知 作者:生活养生

枳椇子介绍

枳椇子甘酸化阴,故有养阴生津、补中益气、润肠通便、解酒毒的功效。

枳椇子

(图:枳椇子)

化学成分

果实含多量葡萄糖、苹果酸钙。

药理作用

果实对家兔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而无任何副作用。

加工炮制

秋季果子成熟时,采摘晒干供用。

性味归经
【性味】甘、酸,平。
【归经】入肺、胃、大肠三经。
功效主治
1.养阴生津,《本草拾遗》日:“止渴除烦,润五脏。”枳椇子甘酸化阴,故有养阴生津之功。
2.补中益气,《滇南本草图说》曰:“补中益气。”枳椇子甘以健脾,故有补中益气之效。
3.润肠通便,《本草拾遗》曰:“利大小便。”枳椇子为子实药,实含油脂,故有润肠通便之功,用于液枯肠燥,年老体弱,大便不通者。
4.解酒毒,饮酒过多,烦躁昏狂,枳椇子有醒酒醉之功。
5.鉴别应用:枳椇子与柑,性味相近,皆有养阴生津之功,用于温病后期,肺胃阴伤,余热烦渴,且解酒毒。然柑可清利湿热,枳椇子又能润肠通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克,浸酒或入丸散。
宜忌酡伍
【和合宜忌】
1.脾胃虚寒者禁用。(《得配本草》)
2.甘酸益阴滑窍之品,阳虚及泄痢者忌服。
【配伍应用】
1.配沙参,沙参甘淡微寒,入肺胃经,清热养阴。二药合用,治疗温病伤津,口干,舌渴,食欲不攮,恶心呕吐。
2.配半夏,半夏,辛以疏散,温燥化湿,善降逆气。二药配伍,一降逆气,一养胃阴,一燥一润,用于胃气不降之呕吐,呃逆。
3.配秦艽,秦艽,辛苦性平,辛散苦泄,既散风湿,又除疳热。二药相合,一补中益气,一清热利湿,共治小儿疳病,积滞发热。
4.配茯苓,茯苓甘淡渗湿,补脾益胃。二药相配,健脾利尿,功效增强,以消水肿。
方荆制剂
1.枳椇子丸(《世医得效方》)枳椇子,麝香。剂型:丸剂。为末,面糊丸,如梧子大。服法用量: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吞下(上药为末,面糊为丸,每服6-9克,日二次,空心盐汤吞下)。主治:饮酒多发积,为酷热蒸熏,五脏津液枯燥,血泣小便并多,肌肉消烁,专嗜冷物寒浆。
2.治酒色过度,成劳吐血(《重庆草药》)枳椇子15克,拐枣120克,红甘蔗一根,炖猪心肺服。
3.治小儿惊风(民间单方)枳椇果实30克,水煎服。
4.治手足抽搐(验方)枳椇果、四匹瓦、蛇莓、水煎服。
5.治小儿黄瘦(验方)枳犋果实30克,水煎服。

各家学说

1、《新修本草》:“味甘、平,无毒。主头风,小腹拘急。”

2、《本草拾遗》:“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去膈上热,功用如蜜。”

3、《滇南本草》:“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或泡酒服之,亦能舒筋络。小儿服之,化虫,养脾。”

4、《滇南本草图说》:“补中益气。火闭结于胸中,用此可解。”

5、《本草纲目》:“止呕逆。”

相关内容: 中药大全
『 猜你喜欢 』
  •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茯苓图片-食用方法

    专家介绍:茯苓最重要的作用是调理脾胃。脾胃不和的人可以用茯苓来调理。 脾胃不和的表现:身弱怕冷,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边有齿痕,容易胀肚,大便溏薄,反酸上火,爱喝冷水。 茯苓

  • 佛手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

    佛手简介:佛手性温,入肝、脾、胃经。具有理气化痰、疏肝健脾的作用,可起到控制冠状动脉的作用。 功效与作用 1、佛手具有减肥的作用:佛手有化湿除 痰 、消胀的作用。适用于痰湿质体

  • 青风藤的功效与作用

    青风藤的功效《中国药典》 别名 大风藤、吹风散、黑防己、排风藤、青防己 来源 本品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及毛青藤的干燥藤茎。秋末冬初采割,扎把或切长段,晒干。 性味归经 苦、辛,平。

  • 点地梅的功效

    点地梅在上海地区野生的,开的是白花,又名白花珍珠草。西部地区开的是红花,又名大红花点地梅,是一味藏药。 味苦、涩,性寒。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上海地区用于治疗风火赤眼

  • 开金锁的功效与作用

    本药又名金荞麦、苦荞麦根等。 【性味与功效】 味甘、涩、微苦,性凉。功效:清热解毒,散风化痰。 【传统应用】 主治咽喉肿痛,肺热咳嗽,肺痈痰臭,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等病症。 【主

  • 芥子的功效及作用

    芥子介绍 【正名释名】始载于《名医别录》。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菜的种子。王祯农书云:其气味辛烈,菜中之介然者,食之有刚介之象,故字从介。 【拉丁用名】Semen Sinapis. 【别名异名】芥菜

  • 芒硝的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消石朴(《名医别录》),朴硝石(《吴普本草》),盐消、皮消、水消(《本草纲目》),海末 (《石药尔雅》),朴硝(《局方》)。 (中药-芒硝)图片源于百度百科 药理作用 泻下 芒硝系含

  • 地桃花的功效用作用

    别名异名 天下捶(《生草药性备要》),八卦拦路虎(《福建民间草药》),野茄子、小朝阳《广西中兽医药植》),八卦草(《闽南间草药》)。 (地桃花)图片源于百度百科 药理作用 1、对痢

  • 雪上一枝蒿-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一枝蒿、短柄乌头、白蒿乌头(《云南中草药选》)。 处方用名雪上一枝蓠。 (雪上一枝蒿)图片源于百度百科 药材鉴别 干燥块根呈长圆柱形,直径约0.5―1.7厘米,长达 5―8厘米以上

  • 石菖蒲的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菖蒲、昌阳(《神农本草经》),昌羊(淮南子》),尧时薤、尧韭(吴普本草》),木蜡、阳春雪、望见消(《仙传外科集验方》),九节菖蒲(《滇南本草》),水剑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