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吴茱萸图片

来源:养生铺养生网 作者:网络整理

吴茱萸通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小乔木或灌木, 高3-5米,嫩枝暗紫红色,与嫩芽同被灰黄或红锈色绒毛,或疏短毛。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www.yangshengpu.com

吴茱萸

吴茱萸别名

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

性味归经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外用:蒸热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吴茱萸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有温中、理气、燥湿、散寒、止痛、宣痹、活血、止呕、抗溃疡、健胃的功效;此外吴茱萸还有抗血栓形成、抗菌、抗病毒、保肝的作用。可治厥阴头疼,呕逆吞酸,寒疝腹疼,脏寒吐泻,寒湿脚气,经行腹疼,脘肚胀痛,五更泄泻,脚气,疝气,齿痛,湿疹,黄水疮。外治口疮,高血压症。

驱蛔虫

吴茱萸醇提物在体外对猪蛔虫有较显著作用;对蚯蚓、水蛭亦有效。

抗菌

吴茱萸煎剂(100%)对霍乱弧菌有较强抑制效力(琼脂挖沟平板法),10%的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菌有抑制作用;1:3水浸剂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11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选方

吴茱萸贴敷缓解老寒腿

材料:吴茱萸粉2份,肉桂粉1份、蒜泥。蒜泥的量以能将吴茱萸和肉桂粉调成糊状为宜。

用法:取带粘性的中药贴片(也可用射香壮骨膏类的白膏药的贴敷),将药粘在贴片上贴于涌腺血处,做法如下图所示。最好晚上贴敷,贴上后保持2个小时即可。一般使用6~7次后就能看到效果。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食用方法

【吴茱萸汤(一)】

功效:养血温经散寒,主治妇人先有寒冷,胸满痛,或心腹刺痛,或呕吐食少,或下痢,呼吸短促,产后益剧者。

组成:吴茱萸6克 防风 桔梗 干姜 甘草 细辛 当归各3克 干地黄9克

用法:上八味,哎咀。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吴茱萸汤(二)】

功效:主治产后肺感寒,咳嗽不已。

组成:吴茱萸(汤洗,焙干,炒)3分,桂(去粗皮)1两,细辛(去苗叶)1两1分,当归(切,焙)3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古籍记载

1、"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神家本草经》

2、"主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西汉《别录》刘向

3、"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疗遍身顽痹,冷食不消,利大肠拥气。"——唐《药性论》甄权

4、"杀恶虫毒,牙齿虫匿。"——《本草拾遗》

5、"健脾通关节。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日华子本草》

6、"开郁化滞。治吞酸,蹶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明《本草纲目》李时珍

7、“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而诸证悉除。”——《本草经疏》

吴茱萸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吴茱萸烯、罗勒烯、月桂烯、吴茱萸内酯、吴茱萸内酯醇等。还含吴茱萸酸,吴茱萸碱,吴茱萸啶酮,吴茱萸精,吴茱萸苦素等。

药理作用

本品甲醇提取物,水煎剂有抗动物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水煎剂对药物性导致动物胃肠痉挛有对抗作用,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本品注射液静注对麻醉大鼠和狗有明显升高血压的作用;其煎剂、蒸馏液和冲剂过滤后,分别给正常兔、犬和实验性肾型高血压犬进行静注,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煎剂给犬灌胃,也呈明显降压作用,甘草煎剂可使吴茱萸的降压作用消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血栓及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其煎剂,吴茱萸次碱和脱氢吴茱萸碱对家兔离体及在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在猫心肌缺血后,吴茱萸及吴茱萸汤能改善部分心电图,部分减少血中磷酸肌酸酶及乳酸脱氢酶的释放,明显增加血中一氧化氮的浓度,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具有一定的保护心肌缺血的作用。

临床研究

吴茱萸研细末,用水拌如饼,外敷神阙穴,治疗腹泻,尤以脾肾阳虚五更泄效果佳,小儿每次3g,成人每次6g,观察病例19例,总有效率94.3%(陕西中医,1995,6:271);吴茱萸10~15g,研成粉未,未熟热米饭200g,混合成饼,放于脐部,纱布绷带固定,治疗小儿肠炎400例,痊愈312例,显效72例,无效16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99);吴茱萸10g,研细过100目筛,加凡士林90g,研匀。治疗牛皮癣21例,总有效率为95.2%(中医药信息,2000,2:47)。另有用吴茱萸治疗呃逆、小儿多涎症、小儿支气管肺炎、高血压病、腮腺炎、蛲虫病、疥疮、湿疹、复发性口腔溃疡等。

宜忌

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阴虚火旺者忌服。

吴茱萸相关图片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图1

吴茱萸-图1(图片源于cctv4中华医药20150520期节目视频)

『 猜你喜欢 』
  • 健脾养胃食谱-健脾胃的食物

    健脾,养生胃健脾的食物大全,健脾养胃粥,健脾养胃的中药方。1、薏仁奶油扒白菜健脾润肤 【准备】 薏米炒过之后,用水煮制一下,煮熟开花即可。白菜先焯烫一下,焯烫时先烫根现烫叶,

  • 养生堂20141111厨房里的小鲜药-葱的作用

    北京卫视BTV养生堂视频20141111《厨房里的小鲜药(二)》。专家:邓丙戌;张苍。烫伤可是家庭生活里最常见的皮肤小问题,如何最快的找到急救方法呢?烫伤后起了水泡到底应不应该挑破呢?

  • 蜂蜜的作用与功效

    蜂蜜是老人平时最爱吃的食物之一,蜂蜜中含量大量的微量元素和天然的抗生素,老年人吃可以起到预防骨质梳松、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功效与作用 1、治疗口腔溃疡:用漱口水漱口后,用棉

  • 健康之路20150130王琦-国医大师看过敏(4)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健康之路视频20150130《国医大师看过敏(3)》。本期主要内容:皮肤过敏简单测试方法、严重的过敏皮肤病(荨麻疹)可致命、湿疹有哪些表现。养生讲述专家:王琦。

  • 中冲穴-准确位置图

    中冲穴位于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有清心火、泻肝火、凝心神的功效。主治心痛,心烦,昏厥,舌强肿痛,热病,中暑,惊厥,掌中热。 (中冲穴的准确位置图)

  • 沙苑子的用法-方剂制剂

    内容导读:治肾虚腰疼(《吉林中草药》)沙苑子一两。水煎服,日服二次。 1.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

  • 白菖的用法和各家学说

    内容导读: 《本草纲目》:“白菖,即今池泽所生菖蒲,叶无剑脊,根肥白而节疏幔,故谓之白菖。古人以为葅食、谓之昌本,亦曰昌蜀。其生溪涧者,名溪荪。” 1.治健忘、惊悸、神志不清

  • 海藻的各家学说记载

    内容导读: 1.《本草纲目》:“海藻,咸能润下,寒能泻热行水,故能消瘿瘤、结核、阴溃之坚聚,而除浮肿,脚气,留饮,痰气之湿热,使邪气自小便出也。”“按东垣李氏,治瘰疬马刀散肿

  • 面色苍白,面色萎黄,脾气虚调理_健康之路20130308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健康之路20130308期《女人养生三件事(中)》。养生讲述专家:贺娟,主持人:冀玉华。面部反应全身的健康问题,面色萎黄调理方法,自制祛斑美容面膜

  • 中医秋季养肺_图片

    【温燥】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睛无雨的时候。轻度温燥症状:怕热,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咳出不爽,咽干口渴。重试温燥症状: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咽干鼻燥,喘息胸闷,心烦口渴,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