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

来源:养生铺养生网 作者:海浪

芡实简介

芡实(中药名)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的种仁。分布于从黑龙江至云南、广东等地。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对于脾虚湿盛、大便不成形的人都有很好的食疗效果。芡实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在《神农本草经》中将芡石列为上品,具有补脾益气,补肾益精;可使人耳目聪明,久服还能轻身不老,耐神仙。

芡石的功效与作用

(芡石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简称

鸡头米、卵菱、鸡瘫、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乌头、鸿头、水流黄、水鸡头、刺莲蓬实、刀芡实、鸡头果、苏黄、黄实。

性味归经

甘、平、涩、无毒;入心、肾、脾、胃四经。

1、《本经》:“味甘,平。”

2、《别录》:“无毒。”

3、《纲目》:“甘,平,涩,无毒。”

4、《药品化义》:“味甘,性干温、鲜凉。”

5、《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肾、脾、胃四经。”

6、《药品化义》:“入脾、胃、肝三经。”

功效作用

固肾涩精、补脾止泄、利水渗湿。主治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泄泻,痢疾,着痹。

药材性状

呈类球形,多为破粒,完整者直径5-8mm。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

用法用量

9-15g。

用药忌宜

《随息居饮食谱》:“凡外感前后,疟痢疳痔,气郁痞胀,溺赤便秘,食不运化及新产后皆忌之。”

芡实

芡实食用方法

鸡头米虾仁

【食材调料】

煮熟的芡石150克、虾仁50克、胡萝卜50克、荸荠50克、香葱末、姜末、盐、料洒、白糖、高汤、水淀粉、花生油。

【制作步骤】

1、将胡萝卜和荸荠都切成丁,把鲜虾切成小的丁。

2、在虾丁中放一点水淀粉、料酒和盐,拌匀后煨5分钟。

3、将锅烧热后放入花生油,待油烧热后放入姜末炝锅。

4、将虾仁放入锅内滑熟了后倒出,放在一边备用。

5、重新新锅烧热,加入少量油,待油烧热后放入葱末炝一下锅。

6、将胡萝卜和荸荠放入锅中,炒一分钟左右后加入煮好的芡石。

7、翻炒2~3分钟左右后加入适量的盐、鸡精、糖,再加入一点高汤煨一下。

8、出锅前再淋一点湿淀粉,将香葱末也散进去,翻均后就可以出锅了。

芡实

【原料】

鲜芡实1000克、糯米粉250克、白糖适量。

【用法】

新鲜芡实加水煮熟后,去壳晾干、研粉同糯米粉、白糖一起加水搅匀,揉成面才,蒸熟即可。

【出处】

健康之路20151202缠人的腹泻(上)

健脾粉

【组成】芡石、薏米山药、白寇,按2:2:2:1的比例混合打成粉末。

【用法】平时在蒸馒头或煮等主食的时候适当放入一些。

【功效】长期食用可以达到健脾利湿,帮助运化的养生效果。

芡实糕

(芡实糕)

中医选方配伍

1、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两。共为末,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医方集解》金锁固精丸)

2、治浊病:芡实粉、白茯苓粉。黄蜡(化),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盐汤下。(《摘玄方》分清丸)

中药-芡实

文献相关记载

1、《神农本草经》: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

2、《本草经百种录》:“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粘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

3、《本草求真》:“芡实如何补脾,以其味甘之故;芡实如何固肾,以其味涩之故。惟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泄泻腹痛可治;惟其味涩固肾,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功与山药相似,然山药之阴,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甚于山药;且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止于脾肾而不及于肺。”

4、《日华子本草》:开胃助气。

5、《本草纲目》: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

6、《本草从新》:补脾固肾,助气涩精。治梦遗滑精,解暑热酒毒,疗带浊泄泻,小便不禁。

7、《本草新编》:芡实,佐使者也,其功全在补肾去湿。夫补肾之药,大多润泽者居多,润泽者则未免少湿矣。芡实补中去湿,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补真水,与诸补阴药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虑多投以增湿也。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

芡实

加工炮制方法

一、采集加工: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

二、炮制方法——麸炒芡实:取净芡实,照麸炒法炒至微黄色。本品形如芡实,表面黄色或微黄色,味淡、微酸。麸炒芡实:多用于脾虚泄泻。

怎样挑选芡实

1、看色泽:色泽白亮,形状圆整,无破损及附着粉状细粒,色带黄则可能是陈货。

2、看形状:颗粒要圆整,大小均匀。

3、选干燥的,否则易霉变,鉴别是否干燥可用口咬,齿咬松脆易碎的为干燥,略带韧性的潮。

4、鼻闻:闻有无异味。

怎样挑选芡实

 

《中国药典》:芡实

【别名】 鸡头米、鸡头

【来源】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 的干燥成熟种仁。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

【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多为破粒,完整者直径5~8mm。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

【鉴别】 本品粉末类白色。主为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1 ~4 μm,大粒脐点隐约可见;复粒多数由百余分粒组成,类球形,直径13~35μm,少数由 2~3 粒组成。

【炮制】

1、芡实:除去杂质。

2、麸炒芡实:取净芡实,照麸炒法(附录Ⅱ D)炒至微黄色。

【性味】 甘、涩,平。

【归经】 归脾、肾经。

【功能主治】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 9~15g。

【摘录】 《中国药典》

『 猜你喜欢 』
  •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陈皮泡水喝【图片】

    中药陈皮为风干后的橘子皮,《国家药典》正名为橘皮,而中医及民间常称为陈皮。橘皮中的挥发油成分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放置一段时间后制成陈皮能降低 挥发油的作用。陈皮主治脾胃不

  • 甘蓝的功效及作用

    甘蓝介绍 【正名释名】始载于《本草拾遗》。为十字花科植物甘蓝的茎叶。本品味甘、叶作蓝绿色,故名。 【别名异名】童蓝菜(《千金要方》),西土蓝《本草拾遗》),包心菜、洋白菜《

  • 万年青根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与功效】 味苦,性寒。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强心利尿。 【传统应用】 主治咽喉肿痛、白喉、心悸水肿、咯血呕血、崩漏等病症。 【主要成分】 万年青根茎叶和种子都含强心苷

  • 六月雪的功效

    味苦、辛,性凉。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利湿。 传统主治痢疾,目赤肿痛,水肿,腰腿酸痛等病症。 六月雪含苷类、鞣质等成分。 临床应用:治疗痢疾、肝炎、肾炎、关节炎。 临床常用剂量

  • 石南叶-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风药(《本草纲目》),石楠叶(《本草从新》)。栾茶(《本草纲目拾遗》),红树叶(《中药材手册》)。 药理作用 有强心、利尿、抑菌等作用。10%叶浸剂在试管内可杀死日本血吸虫尾蚴

  • 白薇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与功效 味苦、成,性寒。功效:清热,凉血。 (白薇)图片源于百度百科 传统应用 主治热病,邪入营血,身热经久不退,肺热咳嗽,以及阴虚内热,产后虚热,以及小便赤涩热痛等病症

  • 地榆-功效与作用

    别名异名 白地榆、鼠尾地榆(《滇南本草》),涩地榆(《贵州民间方药集》),马连鞍薯(《广西中兽医药植),山红枣根(《河北药材》),赤地榆、紫地榆(《中药志》),枣儿红(《贵阳民间药草》

  • 小叶枇杷的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白香柴(《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黄花杜鹃(《陕甘宁青中药选》)。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棉花皮素和槲皮素一棉花皮素混合物在试管内对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

  •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_血竭图片_副作用

    内容导读: 味甘、咸,性平。功效:活血散瘀,止血,止痛,生肌。 主治跌仆损伤,金疮,瘀血凝滞作痛,疮口溃破不易收敛等病症。 本药又名麒麟竭。 【性味与功效】 味甘、咸,性平。功

  • 水牛角的功效与作用-水牛角图片

    【别名】 沙牛角 【药用部位】 牛科动物水牛的角,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成份】 水牛角可作为犀角的代用品,因其成分与犀角大同小异: (一)甾醇类:均含胆甾醇; (二)氨